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、实现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的工作目标,今年以来,钟祥法院加大执行工作力度,在网络财产查控、黑名单曝光、司法网拍、执行管理上再放狠招,努力破解“执行难”。
一、网络查控破解查人找物难。为改变执行工作传统模式效率低下,覆盖面小,大量案件难以查人找物的困境,钟祥法院大力推进被执行人身份信息、车辆、存款、房产、证券和土地等14类16项网络信息“点对点”查控系统建设,“无死角”布控查找“老赖”,解决“人难找、财难查”的问题。通过网络查控系统,实现了对被执行人支付宝、微信钱包、保险、股票等新型财产类型的查控,实现对多种财产形式“一网打尽”,让“老赖”的资产无处遁形。今年以来,该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共查询案件673件、冻结、扣划银行存款2100万元,查询房产35套、土地5宗、车辆2辆。
二、“黑名单”根治“老赖”还债难。为解决当事人规避抗拒执行、转移隐匿财产的问题,该院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,不断拓展联合惩戒范围,对失信当事人在行政审批、融资信贷、招标投标、出境出行、高消费等方面予以全面限制,对支付宝、微信钱包等新型财产的部分功能予以限制,让失信人“一处失信、处处受限”。通过报纸、网络、电视台等视听媒体,在车站、广场、社区等人流密集处曝光“老赖”信息,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声势,让群众广为知晓、让“老赖”寸步难行。今年以来,该院向最高法院失信人名单库推送111人,多渠道曝光其身份信息424人次,慑于法律威严和信用联合惩戒的压力,已有48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清偿债务1993.1万元。
三、司法网拍打通财产变现难。为克服传统拍卖时间长、成交率低、溢价率低的弊端,钟祥法院积极推行执行标的网络司法拍卖,主要是将标的物通过淘宝、京东等五家网站开展司法拍卖。截至目前,该院共提交网络拍卖案件21件,成交标的额270.5万元,成交率达65.1%,为当事人节省佣金5.5万元。
四、执行指挥管理平台破解执行管理难。该院充分依托执行指挥管理平台,对执行案件、执行案款、终结本次执行案件、执行会商、执行委托、执行舆情进行有效管理和紧迫,通过平台对执行工作各个环节的异常情况进行督办,实现对全院执行工作统一管理、统一协调、统一指挥,提高管理效率,形成全院执行“一盘棋”的良好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