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法庭是人民法院的前沿阵地和“窗口”,担负着人民法院主要的审判工作任务。近年来,钟祥法院坚持“打牢基础、做大基层、健全机制”的思路,遵照“人往基层走、物往基层用,制往基层立,利往基层谋”的原则,在基础建设、物质装备、执法办案、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全力推进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,努力实现基层法庭建设的提档升级。目前,该院石牌、胡集、丰乐三个法庭已迈入全省法院示范人民法庭行列。
一、基础建设强底气。该院在上级法院及市委支持下抢抓机遇,积极依法依规申报立项,争取国家专项建设资金,用足中央财政预算内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政策,目前已顺利完成了7个基层法庭全部新建的任务。新建法庭按照统一规划设计、分项施工建设的要求,同步实施了智能化、绿化、文化、硬化、亮化工程,确保新建的法庭在外观及内在装饰上保持统一形象。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,全部建成并启用科技法庭,依托信息化实现了基层法庭的现代化。法庭设有审判庭、调解室、群众来访接待室、办公室、会议室、寝室、食堂和车库等,实现了审判、办公、生活三区分开。2016年6月以来该院全面实施“小菜园、小食堂、小活动室、小读书室、小公寓”的“五小工程”建设,进一步完善法庭基础建设。
二、物质装备提士气。加强办公设施配置,统一配备了法台法椅、办公桌椅、档案柜、打印机等办公设备;加强安保设施配置,配备了防暴叉等安保器械,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;对法庭干警在生活上厚爱三分,支持法庭办食堂,统一购置空调、消毒柜、热水器、冰箱等生活设备,为法庭干警提供了良好的工作、生活环境。
三、执法办案接地气。自2014年以来,该院连续三年开展“百名法官进百村办百案”专项巡回审判活动,共深入全市田间地头、村委院落、企业厂区开展巡回审判327件次,旁听群众达3.6万人。在全市未设法庭的乡镇设立16个“法官驻村工作室”,调处矛盾纠纷,提供法律咨询,减轻群众诉累。以法庭为依托构建“大调解”工作格局,充分发挥司法所、村(居)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,不断加大诉讼调解力度,实现基层法庭审判工作“就地消化、定纷止争、案结事了”的目标。
四、队伍建设聚人气。该院按照法官职业化和司法改革的要求,不断充实法庭审判力量,优先配齐审判团队,7个基层法庭首次入额法官达11人。加大人员纵向交流力度,不断将年富力强、审判经验丰富的干警充实到基层法庭,目前该院7名基层法庭庭长均为审判业务骨干,其中有4名庭长为法律硕士。积极鼓励并支持法庭干警参加在职教育学习和司法考试,提高学历层次和司法能力,近年来共有8名基层干警顺利通过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学习,有力推进“学习型”法庭建设。同时对法庭干警在政治上高看一等,积极争取市委政府支持,将郢中、胡集、柴湖3个基层法庭庭长职级高配为正科,在年终考核、职务晋升、评先奖优等各方面对法庭干警予以倾斜,使基层干警能安心扎根基层、建功基层。
五、规范管理下力气。该院制定了《基层法庭经常性管理工作规定》、《加强人民法庭庭审警务保障工作规定》等一系列管理规定,健全法庭管理制度;建设“小读书室”、“小活动室”,打造“文化墙”,烘托法庭文化氛围;规范庭审流程,完善信访接待,加强诉前调解,实现审判工作的规范化;落实安保制度,增强安全意识,加大安保措施,实现法庭安保工作的规范化;规范考勤管理,注重环境卫生,实现法庭政务管理的规范化,力争让所有派出法庭达到全省法院示范法庭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