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,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司法的有力保障。近日,钟祥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涉企承揽合同纠纷案件,当事人握手言和,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,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、互利共赢。
2023年至2024年期间,原告甲公司与被告乙公司签订多份《工矿产品订购合同》,约定乙公司购买甲公司加工生产缸头体若干件。甲公司按约供货后,被告仅给付了部分货款。截止2024年6月14日,乙公司剩余275675元货款未给付。2024年8月20日,甲公司通过向乙公司邮寄《律师函》的方式催要货款,乙公司依然未支付,甲公司遂诉至本院。
该案受理后,民一庭承办法官翻阅卷宗,吃透案情,主动在庭前与双方通过电话联系,发现双方分歧较大,对抗情绪激烈,各执己见。庭审当日,乙公司提出反诉,认为甲公司加工生产的缸头体存在瑕疵,由此给乙公司造成了加工损失,故乙公司主张甲公司支付加工损失196350元及因甲公司违约行为造成的赔偿损失1300元。因甲公司需要答辩期及举证期,庭审当日就本诉进行了审理,反诉则另行安排开庭时间进行审理。通过两次庭审,承办法官认为该案事实清楚,争议焦点明确,且双方存在长期合作关系,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有助于企业经营和双方后续合作,可以尽快让双方企业从诉讼中脱离出来,步入良性的轨道之中。因此,承办法官在庭后再次积极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,为双方释法明理,明确双方争议焦点,并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丰富的调解经验,耐心地向双方解释法律规定和相关条款,同时希望双方能够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,从各自企业长远发展方面降低期望值,缩小分歧,全力推动纠纷解决。在承办法官的再三努力下,最终,甲公司与乙公司就本案达成一致,成功签署了调解协议,案件得以圆满解决。
每一个合同的订立、履行,都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注入与努力的注脚。每一件涉企纠纷的化解,不仅是对企业间经济纠纷的妥善处理,也是法治助力优化营商环境,助力企业发展的生动体现。钟祥法院将继续坚持高效化解纠纷,减轻市场主体诉累,运用法治力量为企业纾困解难,持续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