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法律的坚定与温度间找到平衡,既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要求,更是人民法官的追求。近日,钟祥市人民法院磷矿法庭在处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件时,以“人性化”“灵活化”的执行方式,细致入微地诠释了司法的温情,为法治注入了润物无声的关怀。
在这起案件中,申请执行人为某商业银行,被执行人唐某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,其名下所有账户被依法冻结。按照执行惯例,账户冻结旨在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,实现债务清偿。然而,磷矿法庭承办法官在深入了解唐某的情况后发现,唐某身患多种疾病,急需医疗支出,生活负担沉重。如果所有账户一刀切冻结,将使他无力支付基本的医疗费用,陷入生活困境。面对这种两难的局面,磷矿法庭的承办法官选择换位思考,多次与申请执行人沟通协商,耐心分析案情和实际困难,设法寻找既不损害债权人利益,又能保障唐某基本生活的最佳方案。在法官的不断努力下,申请执行人最终同意在不妨碍整体执行进度的前提下,解冻唐某的支付宝和微信账户,使其得以维持日常生活并获得必要的治疗。
此举不仅为被执行人解决了实际困难,也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。这种人性化、灵活性的执行方式,体现了磷矿法庭在依法依规中注入的人文关怀,在公平正义下的智慧执行。正如磷矿法庭一贯所秉持的原则:“执行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程序,而是解决纠纷、助力社会和谐的利器。”
磷矿法庭这一温情执法的案例,折射出其在维护法律权威与人文关怀上的深思熟虑与大局观念。小案透视大爱,磷矿法庭将始终秉承“执法有温度、司法有温情”的理念,在司法的每一步中融入人情的温度和法治的智慧,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。